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 置点及难点 本章目录 1.重要三萜类型的结构特点。 2。三裤类化合物的理化特性。 第1节 述 (溶解性 显任 反应、表面活性、溶血性 2节 四环三裤 质、沉淀反应 第3节 五环三 第4节 理化性质和化学反应 第5节 提取分离 的被结征 第6节 结构解析 第7节 生物活性 第1节概述 General introduction 需的分类及在自然界中的来源 三萜类化合物的定义 二类化食物的院义 多 材D16变6-1 天然药化教研室李力更教授 2
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 天然药化教研室李力更教授 2 7 重 点 及 难 点 1.重要三萜类型的结构特点。 2.三萜类化合物的理化特性。 (溶解性、显色反应、表面活性、溶血性 质、沉淀反应) 3.三萜类的MS(麦氏重排、RDA裂解)、 1H-和13C-NMR的波谱特征。 8 本 章 目 录 ☞ 第1节 概 述 第2节 四环三萜 第3节 五环三萜 第4节 理化性质和化学反应 第5节 提取分离 第6节 结构解析 第7节 生物活性 9 第1节 概 述 General introduction 10 什么是三萜类化合物 11 一、三萜类化合物的定义 Definition of triterpenoids 12 名 称 异戊二烯数 C 原子数 来源/存在 半 萜 1 5 植物叶 单 萜 2 10 挥发油 倍半萜 3 15 挥发油 二 萜 4 20 树脂、苦味素、植物醇 二倍半萜 5 25 海绵、植物病菌、昆虫 代谢物 三 萜 6 30 皂苷、树脂、植物乳液 四 萜 8 40 胡萝卜素类、色素类 多聚萜 1.5×103~6×104 7.5×103~3×105 橡 胶 萜的分类及在自然界中的来源 ☞ 教材 p186 表 6-1
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 三藉类化合物(riterpenid), 例:皂英树(Gleditsia sinensis)果实皂角中含有 指分子体精果由个C风子 的皂英皂苷B-G(gleditsiasaaponin B-G)。 构成的天然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来化 enins 。皂类皂苷B-G属于三萜皂苷类成分。 简要说明 提示: 三共苷类因其水液 ★多数三苷类 皂苷 在据摇后 的于 皂液的持久性泡沫,故亦 又称: 酸性皇苷。 三裤皂苷笛体皂昔 皂苷 ★三蓝苷元结构较大、复杂、极性较低。 中性名苷 ★三蓝苷类因连接糖基,极性和水溶性强 发现: 19631970,报道发现游离三苦232个。 课外作业:☐ 1987-1989,1,000多新皂苷被分离鉴定 用CNK数据库查阅: 1990-1994,新发现三菇类约330多个, 而且很多为新的骨架类型。 三萜类化合物研究最新进展 至今已有300多个三萜皂苷被发现 天然药化教研室李力更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 天然药化教研室李力更教授 3 13 指分子母体骨架由 30个C 原子 构成的天然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三萜类化合物(triterpenoids): 三萜类化合物 triterpenoids 三萜皂苷元 triterpenoid sapogenins 三萜皂苷 triterpenoid saponins 14 例:皂荚树(Gleditsia sinensis)果实皂角中含有 的皂荚皂苷B~G(gleditsiasaaponin B~G)。 ☞ 皂荚皂苷B~G 属于三萜皂苷类成分。 15 简 要 说 明 三萜苷类 因其水溶液 在振摇后,能产生类似肥 皂液的持久性泡沫,故亦 称:三萜皂苷。 ★ 三萜苷元 结构较大、复杂、极性较低。 ★ 三萜苷类 因连接糖基,极性和水溶性强。 ★多数三萜苷类 的苷元上含有羧基, 又称:酸性皂苷。 16 皂 苷 少数三 萜皂苷 甾体皂苷 酸性皂苷 (多数三萜苷类) 中性皂苷 提 示: 皂 苷 三萜皂苷 甾体皂苷 17 1963~1970,报道发现游离三萜 232 个。 1987~1989,1,000 多新皂苷被分离鉴定。 1990~1994,新发现三萜类约330 多个, 而且很多为新的骨架类型。 ☞ 至今已有 3,000 多个三萜皂苷被发现。 发 现: 18 课 外 作 业 : 用CNKI数据库查阅: 三萜类化合物研究最新进展
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 三萜类在自然界有广泛的资源分布。 二、三萜类在自然界的分布 均有发理 布名 Distribution of Triterpenoids 如:石竹料、五加科、豆科、远志科、枯 梗科,等。 (简介) 许多常见的植物都含有此类化合物 人参、甘草、紫苏、齿、桔梗等都 含有多种三萜 苷元及苷。 三菇类化合物 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三昔元 Existent forms w主要存在:菊科 。主要存在:豆科 豆科、大戴科、卫 五加科、葫芦科、毛 茅科、辣科、齿草 莫科、石竹科、伞形 科、橄榄科、唇形 科、最李科、报春花 科等植物。 科等植物分布较多。 三籍分子的姐成1 四、三萜皂苷的化学组成 三萜苷元 Compositions of triterpenoids 晋禁祭绿朵霉条 。常见:四环三菇、五环三菇。 天然药化教研室李力更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 天然药化教研室李力更教授 4 19 二、三萜类在自然界的分布 Distribution of Triterpenoids (简 介) 20 ♣ 在植物、菌类、蕨类、动物、海洋生物中 均有发现,尤以双子叶植物中分布最多。 如:石竹科、五加科、豆科、远志科、桔 梗科,等。 三萜类在自然界有广泛的资源分布。 ♣ 许多常见的植物都含有此类化合物。 如:人参、甘草、紫苏、黄芪、桔梗等都 含有多种三萜的苷元及苷。 21 三、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Existent forms 22 三萜类化合物 三萜苷元 三萜皂苷 ☞ 主要存在:豆科、 五加科、葫芦科、毛 莨科、石竹科、伞形 科、鼠李科、报春花 科等植物分布较多。 ☞ 主要存在:菊科、 豆科、大戟科、卫 茅科、楝科、茜草 科、橄榄科、唇形 科等植物。 23 四、三萜皂苷的化学组成 Compositions of triterpenoids 24 三萜苷元 三萜分子的组成-1 ☞ 常见:四环三萜、五环三萜。 开 链 单 环 双 环 三 环 四 环 五 环 多 环
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 三分子的组成2 三萜苷中的糖 酰基 五、三萜类化合物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多为单精或 某些苷元或 常见 低亲 糖上连有酰基 如:乙酰基 风伯木糖 。主要按昔元中母核碳情架注行结构分类: 例:无环(链状)三裤 如: 。1906年首先由日本科学家从蜜鱼肝油中发魂, 故得名整烯,又称角蜜烯。 。1926年确定了整烯的结构。 广是所有留体类、三蓓类等生物合成的前体物。 例:单环三萜。 例: 存在于楝科植物科榔色果中的二环三萜 人人人人人人 审来源于桔预目菊科植物普等植物: 天然药化教研室李力更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 天然药化教研室李力更教授 5 25 三萜苷中的糖 三萜分子的组成-2 糖: 多为单糖或 低聚糖。 如:葡萄糖、 半乳糖、李糖、 阿拉伯糖、木糖 或其它戊糖。 糖醛酸: 常见如: 葡萄糖醛酸、 半乳糖醛酸, 等。 某些苷元或 糖上连有酰基。 如:乙酰基。 酰基 26 五、三萜类化合物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27 无环三萜 单环三萜 双环三萜 三环三萜 四环三萜 五环三萜 ………… 如: 主要按苷元中 母核碳骨架 进行结构分类: 例:无环(链状)三萜。 鲨烯(squalene) ☞ 1906年首先由日本科学家从鲨鱼肝油中发现, 故得名鲨烯,又称角鲨烯。 ☞ 1926年确定了鲨烯的结构。 ☞ 是所有甾体类、三萜类等生物合成的前体物。 29 例:单环三萜。 HO 蓍醇 A(achilleol A) ☞ 来源于桔梗目菊科植物蓍等植物。 30 HOOC COOH 例:存在于楝科植物楝科榔色果中的二环三萜。 榔色酸(lansic acid)
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 例:三环三萜。 例: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 人入 甘草次 d) 着游B(achilleol B) 注:由于四环三藉、五环三菇最为常见及其 。存在于龙香中。 来源于桔梗目菊科植物普 特殊的结构和性质,本章重点介绍。 课外阅读: 寒轧胜江纪武,赵丽赛,指艳丽,单洁 六、三 类化合 物的生物合成 天然化合物命名和息译 Biosynthesis 中国科技术语2017,19:03 第礼胜.王森面,江纪武潘明佳,林旺王洁 天然化合物的俗名命名和翻译 小.中国药学来表2014499外790794 参者文献: 课外阅读:门 Ran Xu,Gia Fazio,Seiichi Matsuda. 王伟,李静,朱天李力更张丽,史清文 On the origins of triterpenoid skeletal diversity 天然药物化学史话: Jl.P%tochemis,2004,65:26-291 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 Eschenmoser,LRu cka,O.Jeger,D.Arigoni .中草药.2018.4914:3193-3207. he Stereochem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Helvetica Chin nica Acta,.1955,38:180-190 天然药化教研室李力更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 天然药化教研室李力更教授 6 31 龙涎香醇(ambrin) 例:三环三萜。 蓍醇 B(achilleol B) HO OH ☞ 存在于龙涎香中。 ☞ 来源于桔梗目菊科植物蓍。 32 注:由于四环三萜、五环三萜最为常见及其 特殊的结构和性质,本章重点介绍。 例: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 R O O HOOC H 3 12 13 17 20 30 11 甘草次酸 (glycyrrhetinic acid) glc glc O HO 3 6 12 20 24 25 20(S)-protopanaxadiol 20(S)-原人参二醇 2 HO 33 课 外 阅 读 : 郑礼胜, 江纪武 , 赵丽嘉 , 崔艳丽 , 华洁. 天然化合物命名和翻译 [J]. 中国科技术语, 2017 , 19 (3) :50-54. 郑礼胜, 王彥丽, 江纪武, 潘明佳, 林旺, 王洁. 天然化合物的俗名命名和翻译 [J]. 中国药学杂志, 2014, 49(9): 790-794. 作者单位:中草药杂志社 34 六、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Biosynthesis 35 Ran Xu, Gia Fazio, Seiichi Matsuda. On the origins of triterpenoid skeletal diversity [J]. Phytochemistry, 2004, 65: 261-291. 参 考 文 献: A. Eschenmoser, L. Ruzicka, O. Jeger, D. Arigoni. The Stereochem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Biogenetic Isoprene Rule for the Triterpenes [J]. Helvetica Chimica Acta, 1955, 38: 1890-1904. 36 课 外 阅 读 : 王伟, 李韶静, 朱天慧, 李力更, 张嫚丽*, 史清文*. 天然药物化学史话: 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 [J].中草药, 2018, 49(14): 3193-3207.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