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 大气中的水分来源于地球表面 的江、河、湖、海、土壤表面 的蒸发以及植物的蒸腾作用的
第三章 大气中的水分 大气中的水分来源于地球表面 的江、河、湖、海、土壤表面 的蒸发以及植物的蒸腾作用的
水分循环: 地球系统水分的无止境的循环称为水分循环 水循环是由太阳能驱动的庞大系统,其中,大 气充当了连接海洋与大陆的重要作用。 虽然任何时刻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只占地球总 水量的很少一部分,但在一年内通过大气循环 的绝对水量是巨大的,体积为3.8×105Km3, 足以覆盖整个地球表面100厘米深的厚度
水分循环: 地球系统水分的无止境的循环称为水分循环 水循环是由太阳能驱动的庞大系统,其中,大 气充当了连接海洋与大陆的重要作用。 虽然任何时刻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只占地球总 水量的很少一部分,但在一年内通过大气循环 的绝对水量是巨大的,体积为3.8×105Km3 , 足以覆盖整个地球表面100厘米深的厚度
第一节蒸发和凝结 一、水相变化 水的三种形态:气态(水汽)、液态(水)、 固态(冰),称为水的三相。水相的相互转 化就叫水相变化。 1、水相变化的物理过程 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来看,水相变化是水的 各相之间分子交换的过程
第一节 蒸发和凝结 一、水相变化 水的三种形态:气态(水汽)、液态(水)、 固态(冰),称为水的三相。水相的相互转 化就叫水相变化。 1、水相变化的物理过程 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来看,水相变化是水的 各相之间分子交换的过程
2、水相变化的判据 (1)水和水汽两相变化和平衡的分子 物理学判据:用分子数的多少来判断。 表示单位时间内跑出水面的分子数; n为单位时间内落回水中的水汽分子数 则有:N>n 蒸发(未饱和) N=n 动态平衡(饱和) N<n 凝结(过饱和)
2、水相变化的判据 (1) 水和水汽两相变化和平衡的分子 物理学判据:用分子数的多少来判断。 N表示单位时间内跑出水面的分子数; n为单位时间内落回水中的水汽分子数 则有: N > n 蒸发(未饱和) N = n 动态平衡(饱和) N < n 凝结(过饱和)
蒸发(evaporation) 概念 定温度下由液态水(冰)转为 气态水(水汽)的过程。 由蒸发消耗的水量称为蒸发量,用蒸发失 去的水层厚度(mm)表示。 (1)e与E二者的对比是出现蒸发的关键 e<E出现蒸发(未饱和);e=E水汽分子进 入与逸出数相等,处于动态平衡(饱 和);e>E出现凝结(过饱和)
蒸发 (evaporation) 概念——一定温度下由液态水(冰)转为 气态水(水汽)的过程。 由蒸发消耗的水量称为蒸发量,用蒸发失 去的水层厚度(mm)表示。 (1)e与E二者的对比是出现蒸发的关键 e<E出现蒸发(未饱和); e=E水汽分子进 入与逸出数相等,处 于动态平衡(饱 和);e>E出现凝结(过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