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476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一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旅游学概论试题 2009年1月 题 号 二 三 四 总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判断正误题(请根据你的判断,在正确的题后括号内划“√”,错误 的划“×”。每小题1分,共10分)》 1.旅游资源既有同地理环境各要素相联系的自然属性,也有同人文历史相联系的社会属 性。( 2.人类的旅游活动在时间层面上呈现季节性的特点,这是旅游业、旅游产品与其他产品 的不同之处。() 3.旅游是社会、政治、经济等现象的集合体,它不反映人类文化需求。() 4.人们可以利用余暇时间从事旅游活动。因此,余暇时间构成了旅游者是否能实现旅游 活动的又一重要客观条件。() 5.旅游活动的客体主要是指景观、风景、景点等。景观是指某一个地区的整体外貌,由各 个景观要素组成相互联系、和谐的综合体。() 6.2005年我国各地区入境旅游接待量多的地区是云南。() .景点是景物集中的地力,是旅游游觉的最小单位。() 8.旅游劳务活动是旅游服务使用旅游设施和手段为旅游者提供便利的一种配套活动,是 由旅游业衍生而出的,包括旅行社、旅游交通、饭店提供的服务。() 9.旅游具有地理集中性的特点,这是指旅游者总是集中在节假日外出旅游、() 10.旅游产品的长度是指产品组合中旅游产品项目的,总数;旅游产品深度是指一个旅游 产品系列中所含的旅游产品项目的多少。() 2129
试卷代号:2476 座位号巨工]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旅游学概论 试题 2009年 1月 题 号 四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判断正误题 (请根据你的判断 ,在正确 的题后括号内划“'1 91,错误 的划“X"。每小题 1分 .共 10分) 1.旅游资源既有同地理环境各要素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也有同人文历史相联系的社会属 性 。( ) 2.人类的旅游活动在时间层面上呈现季节性的特点,这是旅游业、旅游产品与其他产品 的不同之处。( ) 3.旅游是社会 、政治、经济等现象的集合体 ,它不反映人类文化需求 。( ) 4.人们可以利用余暇时间从事旅游活动。因此,余暇时间构成了旅游者是否能实现旅游 活动的又一重要客观条件。( ) 5.旅游活动的客体主要是指景观 、风景、景点等。景观是指某一个地区的整体外貌 ,由各 个景观要素组成相互联系、和谐的综合体。( ) 6. 2005年我国各地区人境旅游接待量多的地区是云南。( ) ,.景点是景物集中的地力,是旅游游觅的最小单位。、 少 8.旅游劳务活动是旅游服务使用旅游设施和手段为旅游者提供便利 的一种配套活动,是 由旅游业衍生而出的,包括旅行社、旅游交通、饭店提供的服务。( ) 9.旅游具有地理集中性的特点 。这 早指旅游者 泣是集中在节假 日外出旅游 ( ) 10.旅游产品的长度是指产品组合中旅游产品项目的总数;旅游产品深度是指一个旅游 产品系列 中所含的旅游产 品项 目的多少。( ) 2129
得分 评卷人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优的,将其 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各类旅游企业可划分为直接旅游企业和间接旅游企业,其中()属于间接旅游企 业。 A.旅馆企业 B.旅行社 C.交通客运企业 I).餐馆 2.世界旅游组织宣布每年的旅游日是( )。 A.5月18日 B.7月15日 C.9月27日 D.11月5日 3.旅游产品实质上是一种综合性的群体产品,其核心内容是( )。 A.服务 B.食宿 C.交通 I).景点 4,旅游业是由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要素的众多部门组成的综合性产业,其中 ()是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导致游客产生旅游动机并做出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 A.旅游设施 B.旅游服务 C.旅游交通 D.旅游景区 5.旅游规划的编制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 )。 A.前期准备 B.任务确定 C.规划编制 I).征求意见 6.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基础是( A.旅游政策 B.旅游机构 C.旅游资源 D.旅游策划 7.世界旅游组织是()。 A.隶属联合国系统的政府间国际组织B.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C.以公司企业为成员的国际组织 ).以社会团体为成员的国际性组织 8.我国于1996年颁布的( )将旅行社划分为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 A.《旅行社经营条例》 B.《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 C.《旅行社企业经营规范》 ).《旅行社管理条例》 2130
得 分 评 卷人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优的,将其 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每小题 2分.共 20分) .各类旅游企业可划分为直接旅游企业和间接旅游企业,其中( )属于问接旅游企 A.旅馆企业 13.旅行社 C.交通客运企业 L).餐馆 2.世界旅游组织宣布每年的旅游 日是( )。 A. 5月 18日 13. 7月 15日 C. 9月 27日 D. 11月 5日 3.旅游产品实质上是一种综合性的群体产品,其核心内容是 ( )。 A.服务 B.食宿 C.交通 1).景点 4.旅游业是由涉及 吃、住 、行 、游、购、娱等多要素的众 多部 门组成 的综合性 产业,其 中 )是最重要组成部分 .是导致游客产生旅游动机并做出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 A.旅游设施 B.旅游服务 C.旅游交通 D.旅游景区 5.旅游规划的编制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 )。 A.前期准备 1i.任务确定 C.规划编制 I).征求意见 6.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基础是( )。 A.旅游政策 13.旅游机构 C.旅游资源 D.旅游策划 7.世界旅游组织是( )。 .隶属联合国系统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以公 司企业为成员的国际组织 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以社会团体为成员的国际性组织 8.我国于 1996年颁布的( )将旅行社划分为国际旅行社 和国内旅行社。 《旅行社经营条例》 《旅行社企业经营规范》 炙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 《旅行社管理条例》 2130
9.春秋时代,孔子带领几十个随从弟子周游列国,这属于中国古代旅行形式中的( A.帝王巡游 B.政治游说 C.学术考察 D.士人漫游 10.( )是世界上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在旅游接待人次和国际旅游收入上都高居 首位。 A.欧洲 B.美洲 C.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D.南亚 得 分 评卷人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 将它们选出来,把其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选错、多选或少选都 不给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旅游景区的分类( )。 A.风景名胜区 B.自然保护区 C.旅游度假区 D.主题公园 E.森林公园 2.按照旅游者的旅游目的不同,旅游可以分为( )。 A.休闲旅游 B.商务旅游 C.会议旅游 D.探亲访友旅游 E.修学旅游 3.旅游者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群体和经济活动群体,表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特点 A.异地性 B.消费性 C.休闲性 D.体验性 E.盈利性 4.按旅游费用来源分类,可以把旅游者分为( )。 A.自费旅游者 B.公费旅游者 C.奖励旅游者 D.观光旅游者 E.宗教朝觐旅游者 5.根据客人的访问目的不同,可以把饭店划分为( ),这是当前较为普遍的分 类方法。 A.商务饭店 B.海滨饭店 C.汽车饭店 D.度假饭店 E.会议饭店 2131
10. 首位。 春秋时代,孔子带领几十个随从弟子周游列国,这属于中国古代旅行形式中的( )。 A.帝王巡游 B.政治游说 C.学术考察 D.士人漫游 ( )是世界上 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在旅游接待人次和国际旅游收人上都高居 A.欧洲 C.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B.美洲 D.南 亚 得 分 评卷人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 将它们选出来,把其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选错、多选或少选都 不给分。每小题 3分 ,共 15分) 1.旅游景 区的分类 ( )。 A.风景名胜 区 B.自然保护区 C.旅游度假 区 D.主题公园 E.森林公园 2.按照旅游者的旅游 目的不同,旅游可以分为( )。 A.休闲旅游 B.商务旅游 C.会议旅游 D.探亲访友旅游 E.修学旅游 3.旅游者作为一种特殊 的社会活动群体和经济活动群体 ,表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特点 ( ) A.异地性 B.消费性 C.休 闲性 D.体验性 E.盈利性 4.按旅游费用来源分类 ,可以把旅游者分为( )。 A.自费旅游者 13.公费旅游者 C.奖励旅游者 D.观光旅游者 E.宗教朝觑旅游者 5.根据客人的访问 目的不同,可以把饭店划分为( ),这是当前较为普遍的分 类 方法 。 A.商务饭店 I3.海滨饭店 C.汽车饭店 D.度假饭店 E.会议饭店 2121
得分 评卷人 四、简答题(每小题11分,共55分) 1.促使旅游产生的经济因素。 2.简述旅游资源的特点。 3.旅游市场营销与一般市场营销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4.旅游规划的特征如何? 5.旅游景区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及作用。 2132
得 分 评卷人 四、简答题(每小题 11分,共 55分) 1.促使旅游产生的经济因素。 2。简述旅游资源的特点。 3.旅游市场营销与一般市场营销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4.旅游规划的特征如何? 5.旅游景 区在旅游业 中的地位及作用 。 2132
试卷代号:247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一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旅游学概论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9年1月 一、判断正误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D 2.C 3.A 4.D 5.B 6.C 7.A 8.D 9.B 10.A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选错、多选或少选都不给分) 1.ABCDE 2.ABCDE 3.ABCD 4.ABCDE 5.ADE 四、简答题(每小题11分,共55分) 1.促使旅游产生的经济因素: (1)社会分工的产生 人类三次社会大分工椎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劳动剩余物不断增加,人们之间的分工超出 了自然分工范围,单个劳动品所有者不是拥有各种劳动产品,而只是拥有自己生产的产品,为 了满足更多的需求,就必须要进行交换。特别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业从农业、手工业与畜牧 业中分离出来之后,不同产品的交换范围扩大,不同地域间交换行为经常发生,长距离异地交 换需求的产生,使得人们离开自己的居住地而外出从事经济活动,这也是早期人类旅行行为产 生的主要推动因素。 (2)商品交换行为的产生与发展 社会生产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促使社会产品种类更加丰富。由于产品所有者分 布的地域广泛,为了实现交换,不同区域间就发生了联系。在早期人类社会,各种信息沟通技 术欠发达,不同区域间联系的主要渠道就是经商者的旅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商品交 2133
试卷代号 :247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旅游学概论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9年 1月 一、判断正误题 (每小题 1分。共 10分) 1.了 6. X 2.丫 7.了 3.X 4.丫 5.了 8.了 9. X 10.丫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20分) 1. D 6.C 2. C 3.A 4. D 5. B 7. A 8. D 9.B 10. A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 巧分。选错、多选或少选都不给分) 1. ABCDE 2. ABCDE 3.ABCD 4.ABCDE 5. ADE 四、简答题(每小题 11分,共 55分) 1.促使旅游产生的经济因素: (1)社会分工的产生 人类三次社会大分工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劳动剩余物不断增加,人们之间的分工超 出 了自然分工范围,单个劳动品所有者不是拥有各种劳动产品,而只是拥有 自己生产的产 品,为 了满足更多的需求 ,就必须要进行交换 。特别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业从农业、手工业与畜牧 业中分离出来之后,不同产品的交换范围扩大,不同地域间交换行为经常发生,长距离异地交 换需求的产生,使得人们离开自己的居住地而外出从事经济活动,这也是早期人类旅行行为产 生的主要推动因素。 (2)商品交换行为的产生与发展 社会生产 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促使社会产品种类更加丰富。由于产 品所有者分 布的地域广泛,为了实现交换,不同区域间就发生了联系。在早期人类社会,各种信息沟通技 术欠发达 ,不同区域间联系的主要渠道就是经商者的旅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商品交 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