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 企业金融实务定量分析 在讨论了宏观金融实务定量分析,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金融 实务定量分析内容后,本篇讨论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具有金融性质, 属于金融范畴,并与金融机构业务相联系的可量化业务。本篇收录具有 定量分析性质的词条444个,分为企业会计财务、企业财务分析、企业资 产评估、企业项目管理、企业信用评估和企业财税计算等6章进行分析
第1章企业会计核算1461 第1章 企业会计核算 企业会计(Firm Accounting)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起来的。 它主要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社会有关部门了解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所必需的 会计信息。企业会计的内容就是企业的资金活动,具体包括各项财产物资的流入流出及形态转换,债权债 务的发生及结算,收益的取得和分配,费用的发生和转销等等。 企业财务是指企业的资金筹集、使用和分配等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财务关系,它利用价值形式组织财 务活动,进行财务管理,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企业财务内容由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两方面组成。财务 活动包括资金筹集、资金使用和资金分配三个方面:企业财务关系包括企业与投资者之间授受资本和利益 分配的关系,企业与债权人之间债务结算关系,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存贷款关系,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结算 关系,企业与职工之间分配和结算关系等等。 本章将分析企业会计与企业财务业务两方面的内容。企业会计核算包含企业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 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核算以及相关的计算分析方法;企业财务的 内容。主要有财务变动表的编制,税后现金流量,财务杠杆系数等。企业财务中的财务分析基本方法收录 在本书第一篇第四章企业财会分析方法中,财务分析具体方法将在本篇第二章企业财务分析中集中讨论, 读者可进行相应的浏览查看。 会计等式(Accounting Equation)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3) 会计等式是反映会计基本要素之间数量关系的等式。 就我国目前会计制度而言,会计基本要素有六类:资产、负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Compilation of Bank 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其中,前三项构成存量要 Deposit Balance Reconciliation Sheet) 素,能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静态的信息指标,所以这三个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指在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 要素是资产负债表要素:而后三项是增量要素,能为其使用 账单核对时,采用一定的方法调节未达账项,以确定银行存 者提供动态的信息指标,此三要素则是损益表要素。 款日记账余额正确性的一种方法。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未达账项是指对于同一经济业务,由于企业和开户行的 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入账时间不一致,造成一方已经登记人账,而另一方尚未登 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 记入账的会计事项。具体包括:1.银行已收账,企业尚未收 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账的事项:2.银行已付账,企业尚未付账的事项:3.企业已收 付的债务。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账,银行尚未收账的事项:4.企业已付账,银行尚未付账的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它包事项。 括投资人投入的资本以及形成的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 未分配利润等。 法是将银行对账单余额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调整为正确 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或者在提供劳务等业务中实现 数额,以相互核对。第二种方法是将银行对账单余额,调整 的营业收入,包括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为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两种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 第一种方法: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 银行存款,银行已收企银行已付企 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等。 日记账余额业未收事项ˉ业未付事项 以上六要素可以构成如下等式: 银行对,企业已收银企业已付银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 二账单余额十行未收事项ˉ行未付事项 第二种方法: 利润=收入-费用 (2) 银行存款一银行对,企业已收银 等式(1)中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须是在会计期末(结账 日记账余额ˉ账单余额十行未收事项 之后),而若是在会计期间内(结账之前),企业会取得各种收 企业已付银企业未收银,企业未付银 入,同时又发生各种各样的费用。于是,等式(1)就可以转化 行未付事项ˉ行已收事项行已付事项 为下列等式: 现举例说明如下:
1462第八篇企业金融实务定量分析 某公司于今年2月28日收到其开户行转来的对账单一 (3)2月28日企业送存支票一张,金额为15000元,而 张,对账单余额为140000元,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 银行尚未入账。 145300元。经核对发现下列未达账项: (4)银行划转出的水电费5300元,而企业尚未收到付款 (1)2月27日银行收到托收款项一笔.金额为10000通知。 元,企业尚未收到收账通知。 根据上述资料,运用如上不同的方法编制的银行存款余 (2)2月28日企业开出支票一张,金额为5000元,而持 额调节表(见表8-1-1和表8-1-2): 票人尚未到银行办理转账手续。 表8-1-1 ××公司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第一种方法) 19××年2月28日 单位:元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145300 银行对账单余额 140000 加:银行己收企业未收事项 加:企业已收银行未收事项 托收款项 10000 在余存款 15000 减:银行已付企业未付事项 诚:企业已付银行未付事项 划付水电费 5300 未兑付支票一张 5000 调节后余额 150000 调节后余额 150000 表8-1-2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第二种方法)》 19××年2月28日 单位:元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145300 银行对账单余额 140000 加:企业已收银行未收事项 在余存款 15000 加:企业未付银行已付事项 划付水电费 5300 减:企业已付银行未付事项 未兑付支票一张 5000 诚:企业未收银行已收事项 10000 托收款项 调节后余额 145300 调节后余额 145300 注意:不论采用哪种方法,若将未达账项调节完后,二者余额还不相符,则应进一步加以核查,弄清有无入账错误等因素存在。 汇兑损益的计算(Calculation of Exchange Gain or 是由于汇率变化引起的外币与本位币的折算差额均为汇兑 Loss) 损益。此种方法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原则,我国 汇兑损益是指企业发生的外币业务折合为记账本位币 《企业财务制度通则》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在确认汇兑损益 时,由于业务发生的时间不同,所采用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 时采用此法。 记账本位币的差额。 现举例如下: 在采用计算汇兑损益的方法上,历来有两种观点,一种 某企业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银行存款美元户余额 是实现数确认法,另一种是全部数确认法。 100000美元,账面汇率为1:5.60:本期因销售产品,而收到销 1.实现数确认法。实现数确认法是指只确认实际发生 货款100000美元,当日汇率为1:5.70:该企业因生产需要售 的汇兑损益,并将其登记入账,而不确认未实现的汇兑损益。 出50000美元,当日汇率为1:5.80。 实现的汇兑损益是指由实际发生的外币业务而引起的汇兑 本例中的“账面汇率”是指企业采用的已经入账的记账 损益,主要包括归还外币借款、偿付应付的外币账款、使用收 汇率,即在计算支出及减少项目时所采用的汇率。账面汇率 到的外币存款,收到应收的外币账款、不同货币实际兑换等 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 业务发生时产生的汇兑损益。 动加权平均法,逐笔认定法等方法计算。该例在计算账面汇 率时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 这种以实现为标准确认汇兑损益的方法,较为符合企业 (1)采用实现数确认法。 的实际情况,其主要理论依据是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原则。在 旧制度下,我国的绝大多数企业都采用此法来确认汇兑 账面汇率=100000×56+100000×5.1=5.65 100000+100000 损益。 按卖出日汇按账面汇率 2.全部数确认法。全部确认法是将已实现和未实现的 汇兑损益= 率计算的价值计算的价值 汇兑损益全部确认,并将其登记入账的方法。换句话说,凡
第1章企业会计核算1463 =50000×5.80-50000×5.65 则。但我国的绝大多数企业,在会计实务中,为了记账方便 =7500(元) 起见,通常采用总价法,即直接以发票价格为依据计人应收 (2)采用全部数确认法。仍以上述为例,假定期末编制 账款账户。 会计报表日的汇率为1:5.80。 编制会计报表日产生的汇兑损益= 坏账的估价方法(Bad Debt Valuation Method) 编制会计报表日按账面汇率计算的价值编制 坏账是指企业经确认而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由于发 汇率计算的价值会计报表日产生的汇兑损益 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 =150000×5.80-150000×5.65=22500(元) 产生坏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因债务人破 当期的汇兑损益一产生的汇兑损益汇兑损益 编制会计报表日,已实现的 产,以其清算财产清偿后仍无法收回的部分,或者债务人死 亡,以其遗产清偿后尚无法收回的部分:二是因债务人不履 =22500+7500 行偿债义务超过三年仍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但无论何种 =30000(元) 原因,必须经债务方的主管部门、法院等出具书面证明,并按 规定程序予以认定核销。坏账损失按现行制度规定需计人 应收账款的计价(Valuation of Accounts Receivable) 管理费用。此种作法认为,虽然发生坏账不是销货方的原 应收账款的计价指确定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并估计其 可收回的金额。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产品、材料和提供劳 因,但是一个企业坏账比例的大小与该企业的管理水平有着 务等而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 直接关系,故将其计人管理费用。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包括应收账款在内的应收及预付 至于如何将坏账损失计入管理费用,通常的作法有两 款项应按其实际发生额入账。但是,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常 种:一是直接转销法,二是备抵法。 常受销货退回、销售折让和销售折扣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应 直接转销法(Direct Writing off Process)直接转销法是 收账款的计价。 指某项应收账款只有在实际确认为坏账后,才将其损失部分 销货退回是指企业售出商品后,由于商品的品种、规格、 全部计入当期费用,并相应转销应收账款的一种会计处理方 质量等不符合合同的要求而遭到对方退回的现象:销售折让 法。此种作法的主要优点在于会计处理上较为简单。但是, 是指企业售出商品后,由于商品的质量、品种不符合合同的 它也存在如下缺点:一是由于坏账损失是在发生时予以确 要求或由于其他原因,对购货方在价格上给予折让的现象。 认,而应收账款却产生于以前的会计期间,所以此种作法违 在实际业务中,若发生销货退回和销售折让应如数冲减应收 背了配比原则:二是由于应收账款是全额列示于资产负债表 账款(或银行存款)等账户。 中的,其中必然包含一部分坏账,所以不能真实体现企业的 销售折扣一般指销售时附有一定的折扣条件,具体包括 财务状况,同时也违背了谨慎性原则。 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商业折扣是指对商品价目单所列的 备抵法(Allowance Method)备抵法是在每一会计期间 价格给予一定的折扣,购销双方都是按扣减了商业折扣以后 均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数额予以估计,计 的售价来计算应付、应收款项的,所以商业折扣并不影响应 入当期费用,同时将估计的坏账数额计入应收账款的备抵账 收账款的计价:而现金折扣才成为应收账款计价考虑的 户一坏账准备,待某项应收账款确认为坏账时,再通过其备 因素。 抵账户予以核销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此种方法是中西方 对于现金折扣,会计上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总价法,二会计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核算方法。其主要优点在于它遵循 是净价法。 了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真实体现了企业的 总价法是指以未扣减现金折扣的份额作为应收账款入财务状况。在备抵法下,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估计坏 账金额的一种方法。此种方法将现金折扣理解为是鼓励客账损失。从国际会计惯例看,估计坏账损失主要有三种方 户尽早付款而给予的经济利益,因而在客户尚未实际付款前法,即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销货百分比法。 不确认折扣,只有当客户实际付款后并取得现金折扣时,才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采用第一种方法。 确认并将其对销售收人进行调整。 1.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是按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 净价法是以已扣减现金折扣后的份颜作为应收账款入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我国财政部颁布的 账金额的一种方法。此种方法认为购货单位在正常情况下 各行业财务制度,根据各行业的实际情况,对各行业企业按 都会在折扣期限内付款以取得折扣,因而企业通常按扣除现 应收账款的余额提取坏账准备的比例具体规定为:农业企 金折扣后的净额记入应收账款账户,而对于购货单位超过折业、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为1%,对外经济合作企业为 扣期限而丧失的现金折扣,则理解为超过折扣期限提供信贷2%,工业企业等其他各行业为3%。-5%。,另外,外商投资企 而加收的利息,冲减财务费用。 业为不超过3%0。 从理论上讲,采用净价法比采用总价法更为合理,因为 实际工作中,企业可按法定的提取比例和当期期末应收 应收账款作为一项流动资产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上,如果以净 账款余额,即可计算出本期的坏账估算额,具体表达公式 值体现其余额,较为符合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中的谨慎性原如下:
1464第八篇企业金融实务定量分析 本期坏账估算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法定提取比例 百分比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确定,一般可参照过去3~5年赊 很显然,本期坏账估算额并不等于本期应提取的坏账数 销金额中平均发生坏账损失的比率加以确定,估计坏账损失 额,因为二者受“坏账准备”账户期末余额影响。三者关系可 时,可以考虑坏账的收回,也可以不考虑坏账的收回。为此 用如下公式表达: 估算坏账百分比的计算公式可有如下两种不同表达: 本期应提取本期坏坏账准备 估计坏账百分比=估计坏账-估计坏账收回×109% 的坏账准备账估算额期末余额 估计赊销额 现举例说明如下: 或 某企业年末坏账准备无余额,应收账款余额为1000000 估计坏账 元,提取比例为5%:第二年发生坏账损失4000元,年末应收 估计坏账百分比=计除销额×100% 账款余额为1500000元:第三年发生坏账损失8000元,年 例如,某企业根据以往经验,每100000元中有1000元 末应收账款余额为2000000元:第四年未发生坏账,年末应 的坏账损失,本期的实际赊销金额为35000元。 收账款余额为1000000元。 估计坏账百分比=1000 ×100%=1% 100000 (1)第一年年末应提的坏账准备 本期估算的坏账损失=35000×1%=350(元) 应提的坏账准备=1000000×5%o-0=5000(元)】 此种方法与前述两种方法主要区别在于,按该种方法计 (2)第二年年末应提的坏账准备 算出的坏账损失估算额即为本期应提的坏账准备数,而不必 坏账准备余额=5000-4000=1000(元)】 应提的坏账准备=1500000×5%-1000=6500(元) 考虑期末坏账准备的余额。此外,它们之间在会计核算还存 (3)第三年年末应提的坏账准备 在着其他方面差异,在此也暂不赘述。 坏账准备余额=7500-8000=-500元(借方余额) 应提的坏账准备=2000000×5%c-(-500)=10500 应收票据到期日的计算(Calculation of BilⅢReceiva- (元) ble to Maturity) (4)第四年年末应提的坏账准备 一般从理论上来讲,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收到的各种 坏账准备余额=10500-0=10500(元) 票据,均应通过“应收票据”账户核算。但在我国,支票、银行 应提的坏账准备=1000000×5%0-10500=-5500(元) 汇票、银行本票等都具有较强的兑付能力,所以当企业收到 应提的坏账准备为-5500元,说明应冲回多提的坏账 如上票据时,可直接计“银行存款”账户,而不在“应收票据” 准备5500元。 账户中核算。这样,就目前的会计制度,“应收票据”账户只 2.账龄分析法。账龄分析法是根据应收账款入账时间 用来核算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而收到的商业汇票。 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虽然应收账款发生坏 商业汇票按承兑人的不同,可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 账可能性的大小与应收账款账龄无直接联系,但总的来说, 承兑汇票。它作为一种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相结合的结算 账龄越长,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越大。账龄分析法就是依据这 方式,更为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但就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发 一前提来估计坏账损失的。 展现状,对该种结算方式作出了如下限制:企业签发商业汇 例如,某企业199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及估 票必须以合法的商品交易为基础,不得签发以信贷、劳务等 计坏账损失如表8-1-3: 基础的无商品交易的商业汇票:商业汇票的承兑期限最长不 表8-1-3 得超过九个月,在分期付款下,应一次签发若干张不同期限 的商业汇票。 应收账款账龄 应收账款金额 估计损失% 估计损失金额 应收票据到期日是指企业所持有的商业汇票,按票据承 未超过信用期 15000 0.5 75 兑期要求承兑人兑付的日期。其具体计算方法有两种: 过期1个月内 10000 1 100 过期2个月内 12000 2 240 1.按月计算应收票据的到期日。这种票据的承兑期限 过期3个月内 10000 3 300 以月份计,它的到期日是指到期月份中与出票日相同日期的 过期4个月内 8000 4 320 那一天。如果出票日在月末,由于各月天数不同,故规定为 过期5个月内 9000 6 540 以各月最后一天为准。 过期6个月内 900 10 90 例如,某公司持有一张1月3日出票,承兑期为2个月的 过期6个月以上 23000 40 9200 商业承兑汇票,则它的到期日就是3月3日:2月28日出票, 合 计 87900 10865 承兑期为3个月的银行承兑汇票,它的到期日则是5月 根据上表的计算结果可知本期坏账的估算额为10865 31日。 元,而本期应提的坏账准备数额也应考虑期末坏账准备的余 2.按日计算应收票据的到期日。这种票据的承兑期限 额,其具体计算公式同第一种方法中所示,在此从略。 以日数计,其具体确定方法是:从出票第二天起,逐日按票据 3.销货百分比法。销货百分比法是以某一会计期间赊 承兑期限数至到期日。 销金额的一定百分比估算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关于估算 例如,某公司持有一张5月2日出票,为期100天的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