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酶、胰脂肪酶、胆固醇脂酶、DNA酶、RNA酶等,它们分别消化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 腺泡细胞分泌的酶有的是以酶原形式排出,如胰蛋白酶原和胰糜蛋白酶原,它们排入小肠后被 肠肽酶激活成为有活性酶。腺细胞还分泌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能防止胰蛋白酶原在胰腺内 致活,若这种内在机制失调或某些致病因素使胰蛋白酶原在胰腺内激活,可致胰腺组织分解破 坏,导致急性胰腺炎。 胰腺的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交感和副交感神经随血管进入胰腺,其未梢分布于腺 泡,副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胰酶分泌,交感神经兴奋使分泌减少。消化管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某些 激素也参与对胰腺分泌的调节,如促胰液素主要作用于小导管上皮细胞,使其分泌大量水和碳 酸氢盐,胰液量增多;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可促进腺泡细胞分泌大量消化酶,但胰液量不增 多;胃泌素也有促进胰酶分泌作用。 (二)内分泌部 胰岛(pancreas islet)是由内分泌细胞组成的细胞团,分布于腺泡之间在(图13-4)。 成人胰腺约100万个胰岛,约占胰腺体积的1.5%左右,胰尾部的胰岛较多。胰岛大小不一,小 的仅由10多个细胞组成,大的有数百个细胞,也可见单个细胞散在于腺泡之间,胰岛细胞呈团 索状分布,细胞间有丰富的有孔型毛细血管,细胞释放激素入血。人胰岛主要有A、B、D、PP 四种细胞,某些动物的胰岛内还有D,细胞、C细胞等,细胞之间有紧密连接和缝隙连接。HE染 色切片中不易区分各种细胞,一些特殊染色法可显示A、B、D三种细胞。近年多用电镜和免疫 细胞化学法区分和研究胰岛各种细胞(图137,13-8)。 1.A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20%,细胞体积较大,多分布在胰岛周边部(图13-7)。 电镜下可见A细胞内的分泌颗粒较大,呈圆形或卵圆形,颗粒内的致密核芯常偏于一侧,膜与 核芯之间在可见一新月形的帽样间隙,内含密度较低的无定形物(图13-8)。A细胞分泌高血 糖素(glucagon),故又称高血糖素细胞。高血糖是小分子多肽,它的作用是促进肝细胞内的 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并抑制糖原合成,故使血糖升高。 图13-8 2.B细胞数量较多,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70%,主要位于胰岛的中央部(图13-7)。B 细胞内的分泌颗粒大小不一,其结构因动物种属而异,人和鼠等的B细胞颗粒内常见杆状或不 规则形晶状致密核芯,核芯与膜之间有较宽的清亮间隙(图13·8)。B细胞分泌胰岛素
粉酶、胰脂肪酶、胆固醇脂酶、DNA酶、RNA酶等,它们分别消化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 腺泡细胞分泌的酶有的是以酶原形式排出,如胰蛋白酶原和胰糜蛋白酶原,它们排入小肠后被 肠肽酶激活成为有活性酶。腺细胞还分泌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能防止胰蛋白酶原在胰腺内 致活,若这种内在机制失调或某些致病因素使胰蛋白酶原在胰腺内激活,可致胰腺组织分解破 坏,导致急性胰腺炎。 胰腺的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交感和副交感神经随血管进入胰腺,其末梢分布于腺 泡,副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胰酶分泌,交感神经兴奋使分泌减少。消化管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某些 激素也参与对胰腺分泌的调节,如促胰液素主要作用于小导管上皮细胞,使其分泌大量水和碳 酸氢盐,胰液量增多;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可促进腺泡细胞分泌大量消化酶,但胰液量不增 多;胃泌素也有促进胰酶分泌作用。 (二)内分泌部 胰岛(pancreas islet)是由内分泌细胞组成的细胞团,分布于腺泡之间在(图13-4)。 成人胰腺约100万个胰岛,约占胰腺体积的1.5%左右,胰尾部的胰岛较多。胰岛大小不一,小 的仅由10多个细胞组成,大的有数百个细胞,也可见单个细胞散在于腺泡之间,胰岛细胞呈团 索状分布,细胞间有丰富的有孔型毛细血管,细胞释放激素入血。人胰岛主要有A、B、D、PP 四种细胞,某些动物的胰岛内还有D1细胞、C细胞等,细胞之间有紧密连接和缝隙连接。HE染 色切片中不易区分各种细胞,一些特殊染色法可显示A、B、D三种细胞。近年多用电镜和免疫 细胞化学法区分和研究胰岛各种细胞(图13-7,13-8)。 1.A细胞 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20%,细胞体积较大,多分布在胰岛周边部(图13-7)。 电镜下可见A细胞内的分泌颗粒较大,呈圆形或卵圆形,颗粒内的致密核芯常偏于一侧,膜与 核芯之间在可见一新月形的帽样间隙,内含密度较低的无定形物(图13-8)。A细胞分泌高血 糖素(glucagon),故又称高血糖素细胞。高血糖是小分子多肽,它的作用是促进肝细胞内的 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并抑制糖原合成,故使血糖升高。 图13-8 2.B细胞 数量较多,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70%,主要位于胰岛的中央部(图13-7)。B 细胞内的分泌颗粒大小不一,其结构因动物种属而异,人和鼠等的B细胞颗粒内常见杆状或不 规则形晶状致密核芯,核芯与膜之间有较宽的清亮间隙(图13-8)。B细胞分泌胰岛素
(insulin),故又称胰岛素细胞。胰岛素是含51个氨基酸的多肽,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吸收血 液内的葡萄糖作为细胞代谢的主要能量来源,同时也促进肝细胞将葡萄糖合成糖原或转化为脂 肪。故胰岛素的作用与高血糖素相反,可使血溏降低。这两种激素的协同作用,使血糖水平保 持稳定。若胰岛素的作用与高血糖素相反,可使血糖降低。这两种激索的协同作用,使血糖水 平保持稳定。若胰岛发生病变,B细胞退化,胰岛素分泌不足,可致血溏升高,并从尿中排 出,即为糖尿病。胰岛B细胞肿瘤或细胞功能亢进,则胰岛素分泌过多,可导致低血糖症。 3,D细胞数量少,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5%,D细胞散在于A、B细胞之间,并与A、B细 胞紧密相贴(图13·7)细胞间有缝隙连接。D细胞内的分泌颗粒较大,圆形或卵圆形,内容物 呈细颗粒状,电子密度低。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somato statin),它以旁分泌方式或经缝隙 连接直接作用于邻近的A细胞、B细胞或PP细胞,抑制这些细胞的分泌功能。生长抑素也可进 入血循环对其他细胞功能起调节作用: 9 ,高 图13-7胰岛 A.胰岛三种细胞分布模式图 B.高血糖素免疫细胞化学(PAP法)示胰岛A细胞×1OO C胰岛素免疫细胞化学(胶体金法)示胰岛B细胞×100 4.PP细胞数量很少,除存在于胰岛内,还可见于外分泌部的导管上皮内及腺泡细胞间, 胞质内也有分泌颗粒。PP细胞分泌胰多肽(pancreatic polypeptide),它有抑制胃肠运动和胰 液分泌以及胆囊收缩的作用。 除以上几种细胞外,某些动物的胰岛内还发现有分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D细胞,分 泌胃泌素的G细胞。有的低等脊椎动物胰岛内还存在一种无分泌颗粒的细胞,称为C细胞,它 是一种未分化细胞,可分化为A、B、D等细胞。胰岛细胞中除B细胞外,其他几种细胞也见于 胃肠粘膜内,它们的结构也相似,都合成和分泌肽类或胺类物质,故认为胰岛细胞也属APUD 系统,并将胃、肠、胰这些性质类似的内分泌细胞归纳称为胃肠胰内分泌系统(gastro-.entero- pancreatic endocrinesystem),简称GEP系统
(insulin),故又称胰岛素细胞。胰岛素是含51个氨基酸的多肽,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吸收血 液内的葡萄糖作为细胞代谢的主要能量来源,同时也促进肝细胞将葡萄糖合成糖原或转化为脂 肪。故胰岛素的作用与高血糖素相反,可使血溏降低。这两种激素的协同作用,使血糖水平保 持稳定。若胰岛素的作用与高血糖素相反,可使血糖降低。这两种激素的协同作用,使血糖水 平保持稳定。若胰岛发生病变,B细胞退化,胰岛素分泌不足,可致血溏升高,并从尿中排 出,即为糖尿病。胰岛B细胞肿瘤或细胞功能亢进,则胰岛素分泌过多,可导致低血糖症。 3.D细胞 数量少,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5%,D细胞散在于A、B细胞之间,并与A、B细 胞紧密相贴(图13-7)细胞间有缝隙连接。D细胞内的分泌颗粒较大,圆形或卵圆形,内容物 呈细颗粒状,电子密度低。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somato statin),它以旁分泌方式或经缝隙 连接直接作用于邻近的A细胞、B细胞或PP细胞,抑制这些细胞的分泌功能。生长抑素也可进 入血循环对其他细胞功能起调节作用。 图13-7 胰岛 A.胰岛三种细胞分布模式图 B.高血糖素免疫细胞化学(PAP法)示胰岛A细胞 ×100 C胰岛素免疫细胞化学(胶体金法)示胰岛B细胞 ×100 4.PP细胞数量很少,除存在于胰岛内,还可见于外分泌部的导管上皮内及腺泡细胞间, 胞质内也有分泌颗粒。PP细胞分泌胰多肽(pancreatic polypeptide),它有抑制胃肠运动和胰 液分泌以及胆囊收缩的作用。 除以上几种细胞外,某些动物的胰岛内还发现有分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D1细胞,分 泌胃泌素的G细胞。有的低等脊椎动物胰岛内还存在一种无分泌颗粒的细胞,称为C细胞,它 是一种未分化细胞,可分化为A、B、D等细胞。胰岛细胞中除B细胞外,其他几种细胞也见于 胃肠粘膜内,它们的结构也相似,都合成和分泌肽类或胺类物质,故认为胰岛细胞也属APUD 系统,并将胃、肠、胰这些性质类似的内分泌细胞归纳称为胃肠胰内分泌系统(gastro-enteropancreatic endocrinesystem),简称GEP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