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152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一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教育法学试题 2009年1月 题 号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判断题(对者在括号中划“√",错者划“X”。每题2分,共10分) 1.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为教育法、教育法律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2.《教育法》中规定:“国家教育考试由国家批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确定种类并承 办。” 3.捐赠,是指为了社会公益事业或其他目的,将财产给予他人的法律行为。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所称的合作办学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 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青少年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的活动。 () 5.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及政府有关行政部门的处理不服, 或认为侵犯了他们的合法权益,依法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请求处理的制度。 () 得 分 评卷人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且只有一个 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A.《义务教育法》 B.《教师资格条例》 C.《民办教育促进法》 D.《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945
试卷代号:1152 座位号口二]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教育法学 试题 2009年 1月 题 号 四 五 六 七 总 分 分敏 得 分 评 卷人 一 、判断题 (对者在括号中划{{, / 11错者划“只”。每题 2分 ,共 10分 ) 1.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为教育法、教育法律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 ) 2.《教育法》中规定:“国家教育考试由国家批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确定种类并承 办 。” ( ) 3.捐赠 ,是指为了社会公益事业或其他 目的,将财产给予他人的法律行 为。 ( )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所称的合作办学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 机构在中国境 内合作举办以中国青少年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的活动。 5.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及政府有关行政部 门的处理不服 , 或认为侵犯了他们 的合法权益,依法向主管的行政机关 申诉 ,请求处理 的制度 。 得 分 评卷人 1.下列各项中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且只有一个 正确答案。每题 2分.共 10分) ,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 A.《义务教育法》 C.《民办教育促进法》 《教师资格条例》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945
2.在教育法制监督中,人民政协监督属于()。 A.国家权力机关监督 B.有关政府部门监督 C.国家监督 D.杜会监督 3.《教师法》中所规定的教师考核原则为:“考核应当( ),充分听取教师本人、其他教 师以及学生的意见。” A.客观、公正、准确 B.公平、公正、准确 C.客规、公平、平等 D.客观、民主、准确 4.《教育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在招收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回 招收的学员: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 ):构成犯罪的,依法 追究刑事责任。” A.经济处罚 B.民事赔偿 C.行政处罚 D.行政处分 5.法律救济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并造成损害时,获得( )的法 律制度。 A.帮助和补救 B.帮助和赔偿 C.恢复和补救 D.恢复和赔偿 得分 评卷人 三、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可有一个或 一个以上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0分) 1.下列各项中,( )属于《教育法》中规定的设立学校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A,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B.必须有合格的教师 C.必须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D.必须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学生来源 2.下列各项中,( )属于《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 A.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B.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习成绩 C.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D.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946
2.在教育法制监督中,人 民政协监督属于( .国家权力机关监督 卜国家监督 13。有关政府部门监督 D.社会监督 3.《教师法》中所规定的教师考核原则为:“考核应当( ),充分听取教师本人、其他教 师以及学生的意见。” A.客观、公正、准确 B.公平 、公正 、准确 C。客观、公平、平等 D.客观、民主、准确 4.《教育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在招收学生工作中询私舞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回 招收的学员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 );构成犯罪的,依法 追究刑事责任。” A.经济处罚 B。民事赔偿 C.行政处罚 D.行政处分 5.法律救济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并造成损害时,获得( )的法 律制度 。 A.帮助和补救 C.恢复和补救 B.帮助和赔偿 D.恢复和赔偿 得 分 }评卷人 1.下列各项 中,( 三、多项选择题吸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可有一个或 一个以上正确答案。每题 2分.共 1V分) )属于《教育法》中规定的设立学校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A.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B。必须有合格的教师 C.必须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 、设备等 D.必须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学生来源 2.下列各项中,( )属于《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 A.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B.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习成绩 C.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D.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 ,为人师表 946
3.一般而言,人身权包括( )、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 权等多项具体权利。 A.财产权 B.隐私权 C.受教育权 D.生命健康权 4.《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规定:下列哪些情形下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 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 ) A.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B.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 C.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 发生的 D.其他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外发生的 5.民事诉讼的第一审程序大体经过( )、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判决、执行 几个步骤。 A.申请 B.申诉 C.起诉 D.受理 得分 评卷人 四、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的存在是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相互依托的基础。 2.教育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 中的任何一项发生了变化。 3.教育法的遵守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严格按照 行事,使教 育法得以实施的活动。 4.《高等教育法》中规定:“设立高等学校,应当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 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 为目的。” 5.《义务教育法》中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 义务教育”。 947
3.一般而言,人身权包括( )、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 权等多项具体权利 。 A.财产权 B.隐私权 C.受教育权 D.生命健康权 4.《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规定:下列哪些情形下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 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 ) A.在学生 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B.在学生 自行外出或者擅 自离校期间发生的 C.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 发生的 D.其他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外发生的 5.民事诉讼的第一审程序大体经过( )、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判决、执行 几个步骤。 .申请 起诉 B.申诉 D.受理 得 分 评卷人 四、填空题吸每题 2分 .共 10分 ) 的存在是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相互依托的基础。 2.教育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 中的任何一项发生了变化 。 3.教育法 的遵守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严格按 照 行事,使 教 育法得以实施的活动。 4.《高等教育法》中规定 :“设立高等学校,应当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 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不得以 为 目的。” 5.《义务教育法》中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 义务教育”。 947
得分 评卷人 五、简答题(每题12分,共24分) 1.简述教育法律规范的含义与类型。 2.简述《教育法》中所规定的学校的招生权。 得分 评卷人 六、论述题(本题16分) 试结合实例谈谈你对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管理制度的理解和认识。 得分 评卷人 七、案例分析题(本题20分) 【案情】 教师的教育权能否自行放弃 2004年,某中学青年教师薛明,因学校分给其新住房以及在同年的职称评定中没能晋升 中学一级教师,思想上想不通,觉得自己受到排挤,因而对在该校工作失去了信心,于是向学校 提出了请调报告,要求立即调走。 当时学校正值学期中间,工作非常紧张,并且薛明坦任的课程还未结束,其与学校签订的 聘任合同也还未到期。因而,经研究,学校决定暂不考虑薛明的调动问题,并派人做他的思想 工作,劝其认真考虑,最好还是能继续留校任教。 薛明却认为学校这样做是有意拦阻不放其走,因而,拒不上课,致使其所担任的语文课被 迫停课。学校领导多次找薛明做工作,但其仍不去上课,并声称:“教师有教育权,权利可以放 弃,因此,我不上课并不犯法”。 试分析: 1.本案中所涉及到的法律关系主体有哪些? 2.当事人违反了什么法律?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3.本案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948
得 分 评卷人 五、简答题(每题 12分,共 24分) .简述教育法律规范的含义与类型。 .简述《教育法》中所规定 的学校的招生权。 得 分 评卷人 六、论述题 (本题 16分 ) 试结合实例谈谈你对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管理制度的理解和认识。 得 分 评卷人 七、案例分析题(本题 20分) 【案情】 教师的教育权能否自行放弃 2004年,某中学青年教师薛明,因学校分给其新住房以及在同年的职称评定中没能晋升 中学一级教师,思想上想不通,觉得自己受到排挤,因而对在该校工作失去了信心,于是向学校 提出了请调报告,要求立即调走。 当时学校正值学期中间,工作非常紧张,并且薛明担任的课程还未结束,其与学校签订的 聘任合同也还未到期。因而,经研究,学校决定暂不考虑薛明的调动问题,并派人做他的思想 工作,劝其认真考虑,最好还是能继续留校任教。 薛明却认为学校这样做是有意拦阻不放其走,因而,拒不上课,致使其所担任的语文课被 迫停课。学校领导多次找薛明做工作,但其仍不去上课,并声称:“教师有教育权,权利可以放 弃,因此,我不上课并不犯法”。 试分析: 1.本案中所涉及到的法律关系主体有哪些? 2.当事人违反了什么法律?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3.本案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948
试卷代号:115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一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教育法学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9年1月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X 2.X 3.X 4.X 5.V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B 2.D 3.A 4.D 5.c 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BC 2.AD 3.BD 4.ABCD 5.CD 四、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受教育者 2.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或内容 3.教育法律规范 4.营利 5.送其人学接受并完成 五、简答题(每题12分,共24分) 1.【答案要点】 (1)教育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关于教育方面 的行为规则。 (2)根据教育法律规范为人们确定的不同行为模式,可将其分为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 和授权性规范三种类型。 义务性规范是指人们在法定条件下,必须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这种规范在法律条 文中往往使用“必须”、“应当”、“义务”等字样。 禁止性规范是规定人们在法定条件下,不得采取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这种规范在法律 949
试卷代号:115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教育法学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9年 1月 一、判断题(每题 2分,共 10分) 1.X 2.)( 3.X 4.X 5.1/ 二、单选题 (每题 2分 ,共 10分) 1. B 2. D 3. A 4. D 5. C 三、多选题(每题 2分,共 10分) 1. BC 2. AD 3. BD 4.ABCD 5. CD 四、填空题 (每题 2分 ,共 10分) 1.受教育者 2.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或内容 3.教育法律规范 4.营利 5.送其人学接受并完成 五、简答题(每题 12分,共 24分) 1.[答案要点】 (1)教育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关于教育方面 的行为规则。 (2)根据教育法律规范为人们确定的不同行为模式,可将其分为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 和授权性规范三种类型。 义务性规范是指人们在法定条件下,必须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这种规范在法律条 文中往往使用“必须”、“应当”、“义务”等字样 。 禁止性规 范是规定人们在法定条件 卜,不得采取某种行为的法律规 范。这种 规范在法律 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