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姓名伊淑莹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时间9.6一节次。5-7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 授课专业及层次 预防医学本科1-2班 绪论 授课内容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学时数 1.掌握:蛋白质的元素组成,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特点 掌握:键、肽、多肽链、模 、结构域的概念 享:蛋日质的 :、三、四级结构的概念、维系键及常见形式。 教学目的 4熟悉:肚平面、队单元、分子伴侣。 5.熟悉:氨基酸分类. 6.了解:蛋白质的分类 重点 三、四级结构 1.肤单元。 难 点 2.队链空间结构。 自学内容 蛋白质的分类 使用教具 多媒体课件 相关学科知识有机化学氨基酸相关知识 教学法讨论法,举例法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 课程安排,综述要求 10分钟 绪论 10分钟 提出相关问题:什么是生物化学(Biochemistry)? 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理论课内举安排 学习生物化学要注意哪些问题 围绕以上问题进行讨论。 第一篇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注意N元素的含量及在蛋白质测定中的应用。 10分钟 氨基酸 首先介绍氨基酸的通式,结合通式,说明其共同特点:1-口一氨基酸 5分钟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一)复形的分米 5分钟 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根据恻链基团R可将其分为四类。至点介绍几种较重要的 (二)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1.两性解离及等电点 10分钟 等电点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紫外吸收性质 5分钟 产生紫外吸收的氨基酸的种类及最大吸收峰的波长。 3.茚二酮反应 5分钟 二.肤 15分钟 、多肽链的定义 多肽链的方向性。 (二)生物活性肽 10分钟 1.谷恍甘k(GSH) 2.多肽类微素及神经肽 第二节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15分钟 一级结构的慨念及维系的化学键 二。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级结构的概念及维系的化学键 一)肽单元 (二)a-螺 5分钟 (三)B-折叠 5分钟 (四)B-转角和无规卷曲 5分钟 (九)模体 (六)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对二锁结构形成的影 三.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10分钟 (一)二级结构的概念及维系的化学键 (二)结构域的定义 (一)分子伴侣的作用 四。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5分钟 四级结构的概念及维系的化学键,亚基的概念 五.蛋白质的分类(自学)。 5分钟 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 5分钟
教 案 姓名伊淑莹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时间9.8节次13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 授课专业及层次 预防医学本科1-2班 授课内容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续) 学时数 1.掌握: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一级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空间结构和功能的 关系). 教学目的 掌握: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分离纯化的方法 熟悉:多队链中氨基酸序列的分析。 4.了解: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测定.。 重点 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理化性质及分离纯化。 1 级结构和空间构象的关系。 点 空间构象和功能的关系。 3.币要的里化性质, 自学内容 空间结构的测定 使用教具 多媒体课件 相关学科知识 有机化学氨基酸相关知以 教学法 讨论法,举例法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 复习上次课的主要内容 10分钟 第三节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一、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一)一级结构是空间结构的基础 15分钟 核触核酸草变性复性实验 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5分钟 级结构决定其功能 分子病的产生。 二、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一)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结构 10分钟 (二)血红蛋白的构象变化和结和氧 10分钟 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的差异。 血红蛋白的变构效应。 (四)蛋白质的构象改变和疾病 5分钟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第四节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分离纯化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蛋白质的两性电离 5分钟 等电点的概念,与氨基酸结合。 (二)蛋白质的胶体性质 10分钟 维持蛋白质胶体稳定性的两个因素:表面电荷与水化膜。 (三)蛋白质的变性沉淀和凝 10分 蛋白质变性的定义、引起变性的因素、变性的木质以及变性与沉淀的区别。 (四)蛋白质的紫外吸收 5分钟 产生紫外吸收的原因,以及最大吸收峰的波长。 (右)蛋台质的呈色反应 5分钟 茚二酮反应、双缩豚反应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透析和超滤法 5分钟 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 (二)丙酮沉淀、盐析和免疫沉淀 10分钟 丙酮沉淀的注意事项,盐析的定义及原理 (二)电泳 10分, 电泳的基本原理及常见的电泳形式。 (四)层析 10分钟 离子交换层析与凝胶过滤的原理。 〔五)招速离心 5分钟 多肽链中氨基酸的序列分析 5分钟 氨基酸子列分析的基本流程。 四。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测定(自学) 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 5分钟
教 案 姓名伊淑莹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时间9.15节次1-3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 授课专业及层次预防医学本科1-2班 授课内容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学时数 3 1.掌握:核酸的元素组成、组成成分、基本组成单位及联接方式。 2.堂握:组成两种核酸的单核件酸及核酸的一敏结构 3.掌握: DA的二级结构及tRA的二级结构特点 三种A的功能 教学目的 1.学握:核酸的理化性质、变性、复性及应用。 5.熟悉:核酸分离、测定的基本原理。 6.了解:DNM变性、复性和分子杂交. 重点 构成两种核酸的核旮酸的区别、DNA双螺旋结构要点、核酸理化性质。 双蝶旋结构的要点。 难 点 种RNA的结构及功能 3.核酸的理化性质。 自学内容 DNA复性和分子杂交、原核生物DA的结构、小分子RNA和RNA组学。 使用教具 多媒体课件 相关学科知识 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相关知识 教学法 复习讨论法,举例法,五动教学法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 复习上次课重点内容 5分钟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核酸的化学组成及一级结构 一、核酸的结构 10分钟 L.核甘((ibonucide)的形成 10分钟 2.核甘酸(ibonucti)的结构与命名 5分钟 3.核甘酸的连接 二、核酸的一级结构 第二节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一、DNA的二锁结构一双螺旋结构模型 (一)DNA双蝶旋结构的研究背异 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