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会计调整 第一节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会计变更是企业因特定环境变化而寻求更有利或更合理的结 果所出现的现象,是指企业改变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 计。会计变更包括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等情况。 从理论上说,会计变更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反映企业在新 情况下的经营实质,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便于财务报告使 用者更恰当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 计信息。但会计变更也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即使在会计 变更不影响企业现金流量的情况下,仍可能会对企业利润产生 重大影响,因此,应当合理记录和反映会计变更对会计信息的 影响
第十五章 会计调整 第一节 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 会计变更是企业因特定环境变化而寻求更有利或更合理的结 果所出现的现象,是指企业改变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 计。会计变更包括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等情况。 从理论上说,会计变更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反映企业在新 情况下的经营实质,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便于财务报告使 用者更恰当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 计信息。但会计变更也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即使在会计 变更不影响企业现金流量的情况下,仍可能会对企业利润产生 重大影响,因此,应当合理记录和反映会计变更对会计信息的 影响
第十五章会计调整 第一节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会计政策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 更和差错更正》把会计政策定义为: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 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这一定义和 国际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定义基本上是一致的。值得一提的 是,企业采用的会计计量基础(也称会计计量属性)也属于 会计政策。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具有以下特点: 1.企业应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政策范围内选择 适用的会计政策 2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应前后各期保持一致
第十五章 会计调整 第一节 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 一、会计政策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 更和差错更正》把会计政策定义为: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 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这一定义和 国际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定义基本上是一致的。值得一提的 是,企业采用的会计计量基础(也称会计计量属性)也属于 会计政策。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具有以下特点: 1.企业应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政策范围内选择 适用的会计政策 2.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应前后各期保持一致
第十五章会计调整 节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二、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 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 正》规定,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企业应改变原采用的会计政策: (1)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要求变更。 (2)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以下两种情形不属于《企业会计准则》所定义的会计政策变更: 1.本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 政策。 2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第十五章 会计调整 第一节 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 二、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 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 正》规定,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企业应改变原采用的会计政策: (1)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要求变更。 (2)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以下两种情形不属于《企业会计准则》所定义的会计政策变更: 1.本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 政策。 2.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第十五章会计调整 第一节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三、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有: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 法。 在一般情况下,会计政策变更采用不重编以前期间财务 报表的追溯调整法。但在编制比较财务报表的情况下,需要 对比较财务报表期间的财务报表进行重编。 (一)法律、行政法规或者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要求变更 会计政策的,应当按照国家相关会计规定执行。 (二)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的, 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将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调整 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和列 报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较数据也应当一并调整,但确定该项会 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第十五章 会计调整 第一节 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 三、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有: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 法。 在一般情况下,会计政策变更采用不重编以前期间财务 报表的追溯调整法。但在编制比较财务报表的情况下,需要 对比较财务报表期间的财务报表进行重编。 (一)法律、行政法规或者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要求变更 会计政策的,应当按照国家相关会计规定执行。 (二)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的, 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将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调整 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和列 报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较数据也应当一并调整,但确定该项会 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第十五章会计调整 第一节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追溯调整法的运用通常由以下几步构成: 1.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是指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 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该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 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应有金额是假设相关交易或事项 在初次发生时即采用新的会计政策,而得出的列报前期最早 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额,现有金额是指变更会计政策当年年 初的留存收益金额。 留存收益包括当年和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润和按照相关 法律规定提取并累积的盈余公积。调整期初留存收益是指对 期初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两个顼目的调整,不需要考虑由 于以前期间净利润的变化对分派的现金股利的影响
第十五章 会计调整 第一节 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 追溯调整法的运用通常由以下几步构成: 1.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 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是指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 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该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 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应有金额是假设相关交易或事项 在初次发生时即采用新的会计政策,而得出的列报前期最早 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额,现有金额是指变更会计政策当年年 初的留存收益金额。 留存收益包括当年和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润和按照相关 法律规定提取并累积的盈余公积。调整期初留存收益是指对 期初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两个项目的调整,不需要考虑由 于以前期间净利润的变化对分派的现金股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