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顶部胞质内有较多嗜伊红的分泌颗粒(酶原颗粒,zymogen granule)浆液性腺泡分泌物 较稀薄,含唾液淀粉酶。 (2)粘液性腺泡(mucous alveolus):由粘液性腺细胞组成。在HE染色切片中,胞质着 色较浅,分泌颗粒不能显示。细胞核扁圆形,居细胞底部。电镜下则可见顶部胞质内有粗大的 分泌颗粒(粘原颗粒,mucinogen granule)。粘液性腺泡的分泌物较粘稠,主要为粘液(糖蛋 白) (3)混合性腺泡(mixed alveolus):由浆液性腺细胞和粘液性腺细胞共同组成。常见的 形式是,腺泡主要由粘液性腺细胞组成,几个浆液性腺细胞位于腺泡的底部或附于腺泡的末 端,在切片中呈半月形排列,故称半月(demilune)。半月的分泌物可经粘液性细胞间的小管 释入腺泡腔内。 2,导管导管是反复分支的上皮性管道,是腺的排泄部,未端与腺泡相连。唾液腺导管可 分为以下几段(图13·1)。 (l)闰管(intercalated duct):直接与腺泡相连,管径细,管壁为单层立方或单层扁平 上皮 (2)纹状管(striated duct):或称分泌管(secretory duct)),与闰管相连接,管径相, 管壁为单层高柱状上皮,核位居细胞顶部,胞质嗜酸性。细胞基部可见垂直纵纹,电镜下为质 膜内褶和纵行排列的线粒体,此种结构使细胞基部表面积增大,便于细胞与组织液间进行水和 电解质的转运。纹状管上皮细胞能主动吸收分泌物中的Na+,将k+排入管腔,并可重吸收或 排出水,故可调节唾液中的电解质含量和唾液量。 (3)小叶间导管和总导管:纹状管汇合形成小叶间导管,行于小叶间结缔组织内。小叶 间导管较粗,管壁为假复层柱状上皮。小叶间导管逐级汇合并增粗,最后形成一条或几条总导 管开口于口腔,导管近口腔开口处渐为复层扁平上皮,与口腔上皮相连续。 (二)三种唾液腺的结构特点 1.腮腺为纯浆液性腺,闰管长,纹状管较短。分泌物含唾液淀粉酶多,粘液少。 2.下领下腺为混合腺,浆液性腺泡多,粘液性和混合性腺泡少。闰管短,纹状管发达。 分泌物含唾液演粉酶较少,粘液较多(图13-2)。部。顶部胞质内有较多嗜伊红的分泌颗粒(酶原颗粒,zymogen granule)浆液性腺泡分泌物 较稀薄,含唾液淀粉酶。 (2)粘液性腺泡(mucous alveolus):由粘液性腺细胞组成。在HE染色切片中,胞质着 色较浅,分泌颗粒不能显示。细胞核扁圆形,居细胞底部。电镜下则可见顶部胞质内有粗大的 分泌颗粒(粘原颗粒,mucinogen granule)。粘液性腺泡的分泌物较粘稠,主要为粘液(糖蛋 白)。 (3)混合性腺泡(mixed alveolus):由浆液性腺细胞和粘液性腺细胞共同组成。常见的 形式是,腺泡主要由粘液性腺细胞组成,几个浆液性腺细胞位于腺泡的底部或附于腺泡的末 端,在切片中呈半月形排列,故称半月(demilune)。半月的分泌物可经粘液性细胞间的小管 释入腺泡腔内。 2.导管导管是反复分支的上皮性管道,是腺的排泄部,末端与腺泡相连。唾液腺导管可 分为以下几段(图13-1)。 (1)闰管(intercalated duct):直接与腺泡相连,管径细,管壁为单层立方或单层扁平 上皮。 (2)纹状管(striated duct):或称分泌管(secretory duct),与闰管相连接,管径相, 管壁为单层高柱状上皮,核位居细胞顶部,胞质嗜酸性。细胞基部可见垂直纵纹,电镜下为质 膜内褶和纵行排列的线粒体,此种结构使细胞基部表面积增大,便于细胞与组织液间进行水和 电解质的转运。纹状管上皮细胞能主动吸收分泌物中的Na+,将k+排入管腔,并可重吸收或 排出水,故可调节唾液中的电解质含量和唾液量。 (3)小叶间导管和总导管:纹状管汇合形成小叶间导管,行于小叶间结缔组织内。小叶 间导管较粗,管壁为假复层柱状上皮。小叶间导管逐级汇合并增粗,最后形成一条或几条总导 管开口于口腔,导管近口腔开口处渐为复层扁平上皮,与口腔上皮相连续。 (二)三种唾液腺的结构特点 1.腮腺为纯浆液性腺,闰管长,纹状管较短。分泌物含唾液淀粉酶多,粘液少。 2.下颌下腺 为混合腺,浆液性腺泡多,粘液性和混合性腺泡少。闰管短,纹状管发达。 分泌物含唾液演粉酶较少,粘液较多(图13-2)